当前位置:生活 > 正文
防上火、防感冒、防倒春寒 惊蛰节气养生要点盘点
2022-03-10 15:30:04 来源: 北京日报

“惊蛰节到闻雷声,震醒蛰伏越冬虫。”惊蛰期间气温忽高忽低易引起感冒等疾病。因此,惊蛰节气养生要点主要是“三防”,防上火、防感冒、防倒春寒。

养生要点

晨起一杯水防上火

惊蛰节气如何养生保健呢?不妨从每天晨起喝一杯水防上火开始。

防上火仲春之时肝气生发,人容易“上火”,晨起后宜喝温开水,日常也可饮用少量白茶。若是出现口苦、口干、口臭、咽喉疼痛等症状,可用少量菊花、金银花等量泡水代茶饮,以清热降火解毒;配等量桂花,则能中和菊花和金银花的寒性,亦可改善口气。三花相配,是非常不错的选择。

防感冒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,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,而鼻腔是将它们传入身体的主要途径。坚持早晚进行鼻腔清洗,能够有效预防感冒。可以用鼻腔清洗液,也可以手捧清水,用鼻子轻轻将水吸入鼻腔,停留片刻后用力将水喷出,反复3~5次。此外,用香菜、白萝卜、生姜、冰糖一起煮汤喝,适合于风寒感冒初起,体温不是很高,有轻微流鼻涕但无明显咽痛时。

防倒春寒“风”是这一时节的主角,且风力较大,稍不注意病菌就会侵犯人体。避风邪、畅情志、节饮食,是此时的养生之道。我们要护好手腕、腰腹脐、脚踝3个部位。手腕处,为神门穴做好保暖,可以保护全身血脉。人的阳气以肾为本,肾居于腰腹部,腰部保暖有助于肾脏健康。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,如脾胃经、肝肾经等,腹脐又最易受寒,特别是胃部怕冷、容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此处的保暖。足踝处不外露,很多女性手足肢寒、痛经腹冷都是因足踝处受寒所致。

时令蔬菜

认准荠菜和香椿

从饮食方面来说,惊蛰时节的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,助益脾气,令五脏和平,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、维生素的清淡食物,如春笋、菠菜、芹菜等,少吃动物脂肪类食物。尤其推荐大家食用两种时令蔬菜:荠菜和香椿。荠菜是春季最早发芽的野菜,有护肝明目、利尿消肿之效,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。香椿可提高免疫力,健胃、理气、抗菌、消炎、润肤,香椿摊鸡蛋、炸香椿芽儿、凉拌香椿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此外,当下气候比较干燥,容易使人口干舌燥、外感咳嗽,推荐食用冰糖雪梨银耳枸杞汤。平时咳喘的老人和小孩也可用川贝、雪梨、红枣蒸食,将梨顶部切除当盖,梨核挖空,放入川贝三五粒、去核红枣、冰糖一两颗,上锅蒸熟即可食用。这种做法既能缓解梨的寒性,又可润肺止咳。

标签: 防倒春寒 惊蛰节气 养生要点 时令蔬菜

责任编辑: jkl2